重大主題管理

重大主題管理

HOME

企業永續

永續管理

重大主題管理

重大主題管理

 

依據《GRI Standards 2021》GRI 3 規範,遵循包容性、重大性與可靠性原則,秉持八大報導準則( 準確性、平衡性、清晰性、可比較性、完整性、永續性脈絡、時效性、可驗證性),系統性評估利害關係人對永續議題的關注與期望。我們透過鑑別、排序、確認與檢視四階段流程,分析營運活動中實際與潛在的正負面衝擊。

重大主題分析

 
步驟 1 鑑別
 

瞭解組織脈絡並鑑別實際與潛在衝擊

  1. 參考國際永續規範與相關標準、國內外永續評比,並依據《證交所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蒐集永續議題。
  2. 依循《GRI Standards 2021》,以經濟、環境及人(權) 衝擊為核心評估原則,由總經理帶領各部門主管、協同外部顧問共同參與關鍵永續議題的鑑別與衡量。

8 大利害關係人

步驟 2 排序
 

評估永續議題衝擊的顯著程度

依據14項永續議題之衝擊分數,分別針對「負面」及「正面」衝擊進行排序。

160
利害關係人
關注度問卷

步驟 3 確認
 

排定最顯著衝擊的優先報導順序

列出負面與正面分數超過10 分之永續議題,經總經理、各部門主管及外部顧問進行討論、確認後,從14項永續議題中擇定7 項重大主題為2024 年優先制定管理方針項目。

14
永續關鍵議題

步驟 4 檢視
 

重大主題回應與管理

指派各相關部門提供對應資料,經整理彙編後,對照公司整體現況與管理目標進行檢視,分析差距並據此調整管理方針。

7 個重大主題

重大主題列表

 

關於永續議題之衝擊顯著性評估,詳情請參閱本公司永續報告書

 
重大主題 策略與方案 對應SDGs
溫室氣體排放與能源管理
  • 總部節能:改採油電混合公務車,與「台灣節能巡邏隊」合作檢視用電並優化冰水主機運轉
  • 船隊減排:使用低硫燃油與節能防污塗料,導入 LED 照明、主機減速裝置(EPL),汰舊換新提升船舶效能
7, 9, 12, 13, 14, 16, 17
氣候變遷管理
  • 法規因應:取得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碳配額資格,數位化管理碳排並評估生質燃油使用
  • 航線優化:結合天氣預測與軟體監控CII,減少燃油消耗
8, 13, 16
職業安全與衛生
  • 總部辦公室:推動人權政策並延伸至供應商,定期實施消防演練與健康訓練;提供防護裝備與彈性遠距工作,健康檢查標準優於法規
  • 船隊安全:不定期辦理安全訓練與事故案例分享,強化高風險作業監督與防護裝備使用,協助船舶選擇安全航線並妥善處理意外與保險
  • 數位與培訓:導入電子化 SMS 文件與雲端人資系統,提升安全管理效率與船員培訓便利性
3, 8, 9, 16, 17
社會參與
  • 環境行動:舉辦 2 場淨灘活動,製作海廢牆,推廣海洋與環境教育
  • 教育支持:連續 3 年贊助屏東霧台原鄉基地,捐贈水果、辭典與「當一隻海龜」桌遊,並舉辦「小小畢卡索」繪畫比賽,提供原民孩童學習資源
  • 社區關懷:捐贈淘汰電腦、二手物資,推動循環經濟
  • 員工參與:舉辦冰球賽與義賣,員工認領贊助「夢想禮物活動計劃」、捐血換特休,年節採購小農禮盒與在地產品,支持在地經濟與員工福祉
  • 長期計畫:以快樂學習協會基地為起點,結合海運本業探索學童職涯教育
3, 4, 6, 11,  13, 14, 17
經濟績效
  • 成本控管與流程優化:導入系統化管理,細化船舶營運與保養管理,確保成本降低同時維持服務品質
  • 收益提升:業務部門於租約選擇中優先高收益方案,減少借貸比例並增加募資
  • 環境適應:提供具碳排優勢的船舶以爭取更高租金,並加速船隊汰舊換新
  • 若發生負面事件,相關部門將分析原因、制定因應措施與預防對策,減少損失並避免重複
8, 9, 13, 16, 17
風險管理
  • 船舶更新:汰舊換新,出售舊船並購入節能新船
  • 法規因應:取得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之碳配額交易與管理資格,妥善管理並繳交歐盟排放配額(EUA),同時評估生質燃油使用以降低碳排
  • 人員培訓:加強船員技能訓練,提升低碳燃料與設備操作能力
  • 設備支援:提供防凍劑等備材,預防燃油結凍等氣候風險。
  • 事件分析:針對實際事故與港口國檢查缺失,分析根本原因並通告各輪預防再發生
  • 組織運作: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定期研究風險趨勢與對策
4, 8, 9, 13, 16
船舶安全
  • 設備管理:定期汰換鋼絲、纜繩及琵琶頭,預防劣化風險
  • 人員訓練:對海勤與岸勤人員實施壓載水系統與避碰規則培訓,提升操作能力並降低失誤
  • 事故應對:發生事故後通知保險公司與港口單位,依SMS 系統與船旗國與相關協會指導補救,並盡速完成永久性修理
  • 預防措施:每月跨部門會議檢討事件,製作案例通告分享全船隊,加強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宣導
  • 監控與支持:駐埠船長隨船觀察操作,提供建議與訓練;公司不定期訪船補充檢查
4, 8, 9, 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