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範圍
主要營業內容
船務代理業
1
船舶運送業
2
船舶及其零件批發業
3
船舶及其零件零售業
4
其他業務
-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5
營業收入比重
收入來源 | 2021 年 | 2022 年 | 2023 年 |
---|---|---|---|
租金 | 97% | 96% | 93% |
運費 | 0% | 0% | 0% |
勞務 | 0% | 0% | 0% |
其他 | 3% | 4% | 7%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主要服務項目
截至2024年十月,船隊共有27艘船,除客輪1艘外,其他26艘皆為散裝貨船。詳見船舶介紹頁面說明,目前亦持續評估購置新造節能船的計畫。
商業模式
散裝航運係指承載大宗物資的船運服務,包括民生用品及工業基本原料之大宗物資,如穀物、鋼材、煤炭、精礦等為主。無定期航班與航線,端視貨物運送地點與承租人決定其航程與靠泊港口,貨物有單向運輸性與季節性的特性,且為自由競爭市場。由於航程不確定性較高,安排補給與修理檢驗的排程與港口也需隨著港口資訊而決定。
計劃開發之新服務
以不定期方式經營船舶,遠近洋航線操作,船舶規範符合貿易要求下, 任何新增航線皆可在合適報酬下提供運送服務。
產業概況
產業現況及發展
面臨勞動力短缺、供應鏈斷鏈危機,全球物流受限及貿易局勢緊張,邊境封閉港口擁塞,缺少國際航班船員換班不易,皆挑戰海運經營者彈力及張力。重建供應鏈韌性壓力,解除船員換班阻礙,提高船舶週轉率,排除層出不窮困難,隨時滾動調整策略,克服大環境樹立艱難條件。2020年各國以寬鬆金融政策市場及推動基礎建設,激勵了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大宗商品價格上揚,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運費大幅飆升,散裝航運迎來爆發性成長。
2021年至2022年第一季之間波羅地海指數(BDI)以1,296(2022年1月26日)最低點,及5,650(2021年10月7日)為最高點。2021年度第一季後期指數開始明顯上揚,2021年平均BDI指數跟2020年相比倍數成長,2022年開年BDI指數走低,農曆新年封關前如過往下行,然而開春市場回漲,第一季BDI平均指數2,041,受阻於俄烏戰爭峰火,打亂市場預期,2022年密切關切在亂世中BDI指數走勢及乾散貨市場波動。
在市場需求方面,散裝航運以大宗物資如鐵礦砂、煤炭、穀物為主,且主要為原料及半成品,市場需求與全球大宗物資之貿易量的多寡關係密切牽動。俄、烏為能源、穀物、工業金屬出口大國,占全球貿易總額2%。以總體經濟面來看,國際貨幣組織(IMF)在2023年1月之「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3.1%,相較2023年度上調0.2%。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航運業屬運輸服務業,主要提供貨物之海上運輸服務,不同於一般製造業,無類似一般產品之產製過程以及主要原料之供應,故無明顯上、中、下游之關係。
產業趨勢
- 當前世界航運法規制定主要特徵在如何降低船舶排放物質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船舶碳足跡計算、使用低硫燃油減少硫氧化物排放、加裝船舶壓艙水管理系統減少水污染,以及建造減少氮氧化物排放或是船舶動力供應由天然氣、生質燃料取代石化燃油的未來環保型船舶
- 新造船以節能環保船舶為主力,各船廠因應國際法規要求,建造避免造成環境污染之新型船舶為銷售目標
- 順應此產業趨勢,未來全球船舶配置朝向輕齡、環保省油新型船隊發展
產業競爭情形
世界航運船舶市場競爭激烈,國際法規落實環境污染防制,各航運公司投入成本改裝營運中船舶,加強經營管理,適時進行設備加裝,並追求規模效益降低成本以達規模經濟。新船訂單以與優質船廠合作,訂購節能環保高效益船舶,保持船隊高度競爭力。